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群活动学习延安精神,凝聚前进

学习延安精神,凝聚前进力量

——鲲鹏控股集团党委开展体验式学习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01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为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让党建工作在助力生产经营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7月29日至31日,鲲鹏控股集团董事长毛晨阳亲自率领全集团党务工作者、非党员干部赴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教育活动。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参观展馆、观看情景剧、专题党课等形式,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仔细看展品、认真听讲解,通过“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这六个展示单元系统地回顾了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的十三个春秋,在点滴中逐步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深刻理解。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学员们坐在小马扎上,认真地聆听现场教学《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的父子情》。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重温毛泽东对毛岸英的言传身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傲然耸立的宝塔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在宝塔山,学员们登高远望延安城,整体了解了延安城的地理、历史概况,以及延安时期革命遗址的分布,感受革命年代,延安人民以及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平民主所开展的光荣斗争。



观看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该剧以一本日记为串联线索,带领大家亲身感受17岁红军战士刘宝顺,在长征路上经历种种苦难,最终在牺牲战友的祝福和保护下,终于走出了草地的感人故事。无论是牺牲红军战士的独白、南泥湾热火朝天的丰收,还是黄河大合唱的场景,观众与演员之间都是零距离接触。你可以看到被冻僵的红军女战士仍然谦让棉衣时的眼神、听到红军战士期盼把遗书送给家人的坚毅话语,风雪交加下,寒冷的空间让观众也能感到雪山的冰冷;当看到红军战士过草地时,吃到了“怎么吃也吃不够的馒头”,不少观众也随之眼噙泪水,被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所感动;在演出的最后,革命马上要胜利了,从空中降下一面巨型五星红旗,伴随着《东方红》缓缓下落,当红旗快要触达观众的头顶时,背景音号召大家伸出双手,触摸革命的胜利。那一幕真的是全场的高潮,我们真的感受到革命在经过艰苦的长征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那种幸福感是难以言表的。在走进剧场时,大家是观看者、亲历者,走出剧场时,便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人。


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梁家河村,学员们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入党誓词在革命年代是“绝命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决心书”,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是“宣言书”。学员们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这个政治仪式,砥砺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了政治信仰和使命担当。


随后,学员们一同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代的工作生活印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生活与他的群众观》,通过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刚到梁家河时,他迷惘过,彷徨过。从形势所迫、没有长期思想,到充满信心、一干就是7年;从不知团结群众,到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在较短的时间里融入村民之中,最终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从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到创办铁业社、为村民增加收入;从带领大家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解决村民的照明、做饭问题,到解决磨面难、行路难;从参与干,到带着干,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一个有为青年艰苦奋斗的成长历程和扎实肯干的优秀品德。倾听着总书记艰苦岁月的历练故事,对我们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对初心的叩问,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我们要把梁家河所彰显的 “大学问”和延安精神带回去,融入思想、融入工作、融入血液、生根发芽。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党中央在杨家岭期间,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进行了整风运动,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六届七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进朴素壮观的中央大礼堂,礼堂主席台中央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画像,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印刻在这里。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了成熟,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枣园,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解说,走过一间间充满历史的窑洞,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大家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旧址内保存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这些承载着历史的故居, 向我们“述说”着革命先辈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让我们穿过历史的烟云,看到了中国革命的风雨沧桑。


冒着小雨,学员们来到了枣园后沟口的西山脚下,这是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召集的会议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学员们没有撑伞,拿着小马扎排成四列,整齐的坐在广场上,安静地聆听老师给我们讲述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光荣而短暂的一生。张思德这名平凡的共产党员,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忘我工作,献身事业的崇高品质,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走进南泥湾,参观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信息了解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在纪念馆外,学员们聆听现场教学《南泥湾大生产与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学习“三五九旅”的感人事迹和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前因后果。在感受南泥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同时,大家感悟到南泥湾精神对我们克服当前在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在培训总结环节,学员们来到了南泥湾党徽广场,这里有着全球最大的党徽,第一感觉那红色的党徽给人振奋与力量。她高13.8m,其中13代表党中央在延安经历的13个春秋,8代表8年抗战;宽19m长21m代表建党于1921年。


站在党徽广场前,毛晨阳同志对此次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从历史角度看,每一个革命圣地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个光辉灿烂的转折时刻;从管理角度看,则是领导力在改变历史进程时的高光时刻。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也是我们来到延安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党的执政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炼出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立足岗位,去满足所在组织和下属的需求,为下属赋能,助下属成长。


此次延安红色之旅,学员们寻觅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足迹,看到一个大的价值观如何落地生根,看到理论和实践如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我们管理者要学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又推动理论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使命和愿景无法落地是大多数企业会面临的难题,当使命和愿景沦为空谈,就会成为发展的重大隐患。我们要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继续深入学习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永远保持创业激情的奋进姿态,结合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困难,躬身笃行、携手奋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领导力,打造好团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